歷史沿革──荷蘭為向東方拓展其貿易基地,於明天啟元年(1621年)入侵澎湖,不久
荷西時期
建築物:
熱蘭遮城歷史沿革──荷蘭為向東方拓展其貿易基地,於明天啟元年(1621年)入侵澎湖,不久被明軍迫退而轉進臺灣,佔領臺江口外一鯤身嶼(即安平)之沙崙上建築熱蘭遮城。荷人即以此城作為行政中心,開展其三十八年之殖民基業。鄭成功在1661年驅逐荷人之後,即移居其內,後鄭經等襲爵亦居該城,一般人俗稱為「王城」即是這個緣故。其城堡最嚴重的兩次破壞是光緒元年(1875年)築億載金城砲臺時,曾拆運外城壁磚使用。及光緒23年(1897年)日人為建安平稅關官舍,亦曾拆掉內城之主要部分。長久的破壞,直到日據後期,總督府技師栗山俊一去實地勘測時,內城只有土丘的形貌,而外城只剩下南邊城壁及西南角稜堡的一部分。民國六十四年(1975年)配合臺南觀光年計劃,市政府作一次環境整修。內城為方形,坐南朝北,有兩層臺基,城壁高約30呎,厚4呎,四隅有突出60碼的稜堡,壁厚6呎,城基方廣276丈6尺,上下兩層附有雉堞。突出的稜堡附建有瞭望塔。城上共設砲位十五座,南北各挖有通海的深井,以防火攻。下面的兩層臺基各邊中央有半圓堡,亦可置砲位。北側有小門及磚梯,可下地下室的彈藥庫。城內有長官宅邸、教堂、軍營及刑場。普羅文蒂亞城(赤崁樓)荷人於建熱蘭遮城之後,有感於必須在臺江對岸設置商務中心,因此以貨品與土著換得赤嵌一地,後即著手興 建另一個城堡──﹝普羅文蒂亞城﹞,當時是1625年初。但16 25年郭懷一抗荷事件中,該城似被破壞一部分,因此在165 3年有修建之記載。明鄭時期鄭成功將它改為承天府,用為施政 中心。民國52年(1963年)因日久失修,乃由成功大學建築系幾位教授負責規劃修建,改入口於南面。但這次整修的結果卻是失敗的,其內部以水泥模仿的樑枋柱檁之大木作關係完全走樣,毫無細部可言,近乎出於外行之手。彩畫系統尤其紛亂。赤嵌樓為西向建築,入口移在南面雖可得到較開闊的前院,但卻失去了正面寬度所帶來的氣勢。聖多明哥城(紅毛城)淡水街尾的小丘上,俗稱紅毛城。為明崇禎2年(1629年)西班牙人自雞籠進佔滬尾時所建,據傳係建在漢人原有之城基上。咸豐11年(1861年)以後,外人重又入臺,紅毛城充為英國領事館。民國61年英國撤館,轉由美國代管。紅毛城為紅色城壁的方形建築,50尺見方,內部為二層,底層分為兩室,一室似曾為監獄用,另一室有樓梯可通二樓,二樓闢為四室,設有壁爐,其天花為磚造之交叉穹窿,以支持屋頂。屋頂上為平臺,東北角與西南角各有突出的眺望臺一座,以石條支撐。外壁厚達6尺5寸,開窗極少,內部陰濕。1861年之後在南側增建露臺,其雉堞與屋頂雉堞為日後改建者,已非西班牙式 .
還有很多建築物,寫不完,如有興趣請自行查~
歷史:
荷 蘭 人 在 西 元 1 6 0 0 年 6 月 侵 入 澎 湖 , 因 澎 湖 的 漢 人 不多 , 荷 蘭 人 就 以 澎 湖 為 貿 易 基 地 , 盤 據 不 去 , 這 是 澎 湖 最 早 有 西方 人 建 築 之 記 錄 。
1624年,荷 蘭 兵 轉 進 臺 灣 。 一 上 陸 地 就 興 建 熱 蘭 遮 城 <今 安 平 古 堡> ,這 是 荷 蘭 人 經 營 臺 灣的 開 始 。
荷 蘭 人 來 台 之 後 傳 播 基 督 教 。他 們 為 賺 取 利 益 , 引 進了 耕 牛 ,並 招 募 漢 人 來 台 種 植 稻 米 、 甘蔗 。 之 後 將 產 品 販 賣 到 中 國 大 陸 及 日 本。荷 蘭 人 統 治 台 灣 有 38 年 之 久。
荷 蘭 人 佔 據 臺 灣 南 部 後 的 第 二 年 , 西 班 牙 也 出 兵 侵 入 臺 灣 北 部 。西 班 牙 人 於 1 6 2 6 年 自 菲 律 賓 繞 過 臺 灣 東 海 岸 北 上 , 登 陸 三 貂 角 及 基 隆 。
西 班 牙 人 在 淡 水 建 立 聖 多 明 哥 城 做 為 統 治 中 心 ,積 極 發 展 貿 易,開 闢 基 隆 和 淡 水 的 交 通 , 並 傳 播 的 天 主 教。西 班 牙 人 在 台 灣 北 部 統 治 了 1 6 年 之 後 , 被 荷 蘭 人 趕 走 了。
熱蘭遮城(2)
熱蘭遮城(1) 普羅文蒂亞城 普羅文蒂亞城
聖多明哥城 聖多明哥城
感想:
哇!查完了荷西時期的歷史和他們的建築物,我發現
原來基督教是荷蘭人傳播的,而且我也因此了解到,有好
多的觀光勝地都是當初河西實習遺留下來的。
我突然覺得台灣好沒用,被好多國侵略,還被侵略那
麼多年,真悲哀~真悲哀~
鄭式時期
建築物:
大天后宮俗稱「台南大媽祖廟」,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。大天后宮供奉的主神,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,是台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。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王府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西元1683年)水師提督施琅攻佔台灣後,鑒於台灣人民對於媽袓信仰的虔誠,為收服民心,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袓廟,並將媽祖晉封為天后,廟稱大天后宮。大天后宮主要可分成四大部分,三川殿、拜殿、正殿、後殿,稱之為「四進」。栩栩如生、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是本宮最大的特徵,是約300年前一位大陸泉州師傅所做,可說是台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。孔廟(台南的)
自古以來,孔子學說一直是主政者施政的政策標的。因此,孔廟成為不可或缺的建設之一,同時,亦是精神文明的象徵。被列為1級古蹟的台南孔廟,有著多方面的重要特質。在文化上,它是台灣第1座孔子廟,早在明鄭時期便已創立;清末之前,它還是台灣官辦的最高學府--台灣府「儒學」所在,是培育知識份子的搖籃。在建築藝術上,它不僅在台灣孔廟建築中獨樹一格,放到現存傳統建築中衡量,也鮮有能出其右者。的確值得深入探訪。孔廟亦稱「文廟」,它象徵中國傳統文化的文教中心,其內部的各項建築皆富有深刻的歷史意義與教育意義。320多年前,鄭成功死後,其子鄭經的參軍--陳永華力陳教育的重要性,終於在現址--台南市南門路(承天府鬼仔埔)鳩工興建「先師聖廟」,此即是孔廟的前身。清康熙22年(西元1683年),「先師聖廟」已大部分傾毀,當時的巡道--周昌、知府--蔣毓英在隔年予以初步整修,改名為「先師廟」,再一年,更在此設立「台灣府儒學」。
歷史:
鄭 成 功 為 圖 反 清 復 明 之 長 遠 打 算, 在 永 曆 1 4 年 已有 攻 臺 之 計 。 在第 二 年 , 鄭 軍 駐 紮 金 門,修 理 船隻 , 準 備 渡 臺 。 此 為 臺 灣 史 上 之 大 事 。
永 曆 1 5 年 , 他率 領 軍 隊 從 台 南 市 安 平 附 近 登 陸 , 包 圍 荷 蘭 人 基地熱 蘭 遮 城 , 有 九 個 月 之 久 。 荷 蘭 人 在 1 6 6 2 年 投 降 , 離 開 台 灣 。
鄭 成 功 統 治 台 灣 後 ,設 立 承 天 府 為 行 政中 心 。 鄭 成 功 為 了 解 決 糧 食 的 問 題 , 命 令 軍 隊 開 始農 耕 。 軍 隊 駐 紮的 鎮 營 名 稱 , 有 些 就 演 變 成 現 在 的 地 名 , 如: 高 雄 市 左 營 、 台 南 縣 新 營 。
鄭 成 功 入 臺 不 到 半 年 即 逝 世 , 由 其 子 鄭 經 接 位 , 臺 灣 方 面 , 鄭 經 從 參 軍 陳 永 華 之 議 , 更 發 展 至 中 部 的 彰 化 、 竹 山 、 大 甲 及 南 部 的 恆 春 地 區 。
西 元 1 6 8 1 年 , 鄭 經 去 世 , 台灣 內 部 政 局 開 始 不 穩 。 西 元 1 6 8 3 年 , 清 朝 派 施 琅 進 攻 台 灣 , 雙 方 在 澎 湖 大 戰 , 鄭 軍 潰 敗 , 不 久 台 灣 就 納 入 清 朝 版 圖 。
台南孔廟 大天后宮
感想:
我覺得大家去孔子廟拜拜很好,因為孔子是以前的老師,俗話說有拜有保佑,因此去拜成績因該會好點,我去過但是我不知道是否有效。我查完後才發現大天后宮現今為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。大天后宮為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,因為年代久遠,無論是外觀與內部所陳列的古蹟,當相當獨具特色。我甚至現在才知道孔廟跟大天后宮都是在台南的說。我以後如果去台南,我就可以知道可以去哪裡看觀光勝地了,太棒了。你們有機會也可以過去看看喔!
清 ~ 代
建築物:
鹿港的龍山寺
龍山寺乃是從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鄉的龍山寺分靈而來,清初時的閩南移民多從泉州出海,安海龍山寺的香火便隨移民來到台灣,而龍山寺也成為泉州移民的群居地,因此在台灣的寺名也都取名為龍山寺。 清朝時這樣的龍山寺在台灣較著名的總共有五座,分別是淡水的龍山寺、台北艋舺的龍山寺、台南的龍山寺、鳳山的龍山寺以及鹿港的龍山寺。其中最早創建的是台南龍山寺﹝雍正年間﹞,其次是艋舺的龍山寺﹝乾隆三年﹞、鳳山龍山寺﹝乾隆初年﹞、鹿港龍山寺﹝乾隆五十一年﹞,最晚的是淡水龍山寺﹝咸豐八年﹞。
板橋林家花園
日據時期,林家曾於光緒29年在園中舉辦「園遊會」。日本人為慶祝使政40年,在此辦理「博覽會」。光復初期,花園仍可維持原來原貌,民國38年,一時人口大增,毫無居住之地,林家慷慨將部份花園借出,但20年後,漸漸被摧毀。民國61年,林家將部份花園捐出,並由臺北縣政府與住戶協調,民國65年獲拆遷125戶,林家子孫林柏壽先生捐款1300多萬元作為拆遷補償費。民國65年至71年間,林家花園被人竊取建物,花園已殘破不堪,終於在民國71年10月31日開工整修,民國75年12月完工,並於民國76年元旦正式開放,供名眾參觀。
歷史:
從 光 緒 元 年 至 2 1 年 乙 未 割 臺 短 短 二 十 一 年 的 臺 灣 歷 史 , 可 說 是 清 朝 統治 臺 灣 二 百 十 二 年 當 中 最 有 為 的 一 段 時 期 , 我 們 可 以 說 清 代 末 期 的 臺 灣 是 以 沈 葆 楨 、 丁 日 昌 及 劉 銘 傳 三 人 為 中 心 的 。 同 治 1 0 年 ( 1 8 7 1 年 ) 因 日 人 窺 視 臺 灣 而 發 生 牡 丹 社 事 件 後 , 才 喚 起 清 廷 對 臺 灣 的 重 視 , 乃 命 欽 差 大 臣 沈 葆 楨 經 營 臺 灣 光 緒 1 1 年 ( 1 8 8 5 年 ) 臺 灣 正 式 建 省 , 劉 銘 傳 為 首 任 巡 撫 , 1 3 年 先 在 臺 北 設 巡 撫 行 臺 , 並 擬 設 省 會 於 臺 中 。
心得:清代也就是由我們的祖先來自中國所統治,在文化及制度薰陶下,台灣在科技方面終於有所建設,清代也是我們統治中最長的一段時間,也影響了我們許多,劉銘傳,及沈葆真許許多的的建設,開山撫番,相處的算是挺融洽的,不過相對的,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卻對對岸的中國人這麼排斥,真的是跟當初的歷史差好多唷,希望我們大家都是中國能能好好相處,
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
社會報告(黃婷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